内容提要:“专制”之名在晚清经世语境中延展出多种语义,与古代语义已有不同。而近代政体含义的“专制”新名词从日本转口输入,戊戌前后开始出现在维新报刊中,仍未脱日本人语境。直到梁启超借用了日语中的“专制”来批评后党,相应地,康有为却仍以传统思路使用“专制”,体现了中日语义相争的意味。晚清士人在接受“专制政体”概念的过程中,实质包含着对中国和世界历史重新认识的过程,这充分表现在汉译日本历史教科书对中西专制历史的论述。
对于“专制”概念在近代中国被接受的历史,学术界已有一些探讨。较早的学者,如钱穆、徐复观、甘怀真、佐藤慎一都曾讨论过此问题,但都疏于详细考察。①“专制”用语在中国的源流依然不清,近几年这一问题成为大陆学术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mow.com/jbby/1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