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技能第二站总结附真题

中医执业技能第二站总结如下。

1.浅表淋巴结检查

部位

检查方法

锁骨上窝淋巴结

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时,检查者面对患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右手检查患者的左锁骨上窝,用左手检查其右锁骨上窝,检查时将食指与中指屈曲并拢,在锁骨上窝进行触诊,并深入锁骨后深部

浅表淋巴结

检查浅表淋巴结时,应按—定的顺序进行,依次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检查时如发现有肿大的淋巴结,应记录其数目、大小、质地、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红肿、压痛和波动,是否有瘢痕、溃疡和瘘管等

腋窝淋巴结

检查右腋窝淋巴结时,检查者右手握被检查者右手,向上屈肘外展抬高约45°,左手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滑动触诊,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壁、外侧壁、前壁,触诊腋窝后壁时应在腋窝后壁肌群仔细触,触诊腋窝外侧壁时应将患者上臂下垂,检查腋窝前壁时应在胸大肌深面仔细触诊。用同样方法检查左侧腋窝淋巴结

下颌淋巴结

检查左颌下淋巴结时,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者头顶,使头微向左前倾斜,右手四指并拢,屈曲掌指及指间关节,沿下颌骨内缘向上滑动触摸,检查右侧时,两手换位,让被检查者向右前倾斜

2.眼的检查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眼睑

检查时注意观察有无红肿、浮肿,睑缘有无内翻或外翻,睫毛排列是否整齐及生长方向,两侧眼睑是否对称,有无上睑下垂、眼睑水肿及眼睑闭合不全

结膜

球结膜

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眼睑分开,嘱病人向上、下、左、右各方向转动眼球。检查下眼睑结膜时,嘱被检查者向上看,拇指置于下眼睑的中部边缘,向下轻按压,暴露下眼睑及穹隆结膜

上眼睑结膜

需翻转眼睑。翻转要领为:检查左眼时,嘱被检查者向下看,用右手食指(在上方)和拇指(在下方)捏住上睑的中部边缘并轻轻向前下方牵拉,食指轻压脸板上缘的同时,拇指向上捻转翻开上眼睑,暴露上睑结膜,然后用拇指固定上睑缘。检查右眼时用左手,方法同前

巩膜

患者有显性黄疽时,多先在巩膜出现均匀的黄染。应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巩膜有无黄染

瞳孔

对光反射

用手电筒照射瞳孔,观察其前后的反应变化,正常人受照射光刺激后,双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照射光后双侧瞳孔随即复原,对光反射分为:①直接对光反射,即电筒光直接照射一侧瞳孔,该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②间接对光反射,即用手隔开双眼电筒光照射—侧瞳孔后,另一侧瞳孔也立即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

调节反射与聚合反射

嘱被检查者注视1m以外的目标(通常为检查者的食指尖),然后逐渐将目标移至距被检查者眼球约10cm处,这时观察双眼瞳孔变化情况,由看远逐渐变为看近,即由不调节状态到调节状态时,正常反应是双侧瞳孔逐渐缩小(调节反射)、双眼球向内聚合(聚合反射)

眼球

检查眼球运动,医师左手置于被检查者头顶并固定头部,使头部不能随眼转动,右手指尖(或棉签)放在被检查者眼前30~40cm处,嘱被检查者两眼随医师右手指尖移动方向运动,一般按被检查者的左侧、左上、左下、右侧、右上、右下共6个方向进行,注意眼球运动幅度、灵活性、持久性,两眼是否同步,并询问病人有无复视出现。眼球运动受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和外展神经(Ⅵ)支配,这些神经麻痹时,会引起眼球运动障碍,并伴有复视

3.口腔检查

嘱被检查者头稍向后仰,口张大并拉长发“啊”声,医师用压舌板在舌的前2/3与后1/3交界处迅速下压舌体,此时软腭上抬,在照明下可见口咽组织,检查时注意咽后壁有无充Ⅲ血、水肿,扁桃体有无肿大。

4.鼻的检查

检查额窦压痛时,一手扶住被检查者枕后,另一手拇指或食指置于眼眶上缘内侧,用力向后上方按压。检查上颌窦压痛时,双手拇指置于被检查者颧部,其余手指分别置于被检查者的两侧耳后,固定其头部,双拇指向后方按压。检查筛窦压痛时,双手扶住被检查者两侧耳后,双拇指分别置于鼻根部与眼内眦之间,向后方按压。蝶窦因位置较深,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

5.颈部检查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颈部血管

正常人安静坐位或立位时,颈外静脉塌陷,平躺时颈外静脉充盈,充盈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

甲状腺

峡部

站于受检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食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配合吞咽动作,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

侧叶

①前面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食、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②后面触诊:一手食、中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食、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侧甲状腺

甲状腺肿大分为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I度;既可看出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区域者为Ⅱ度;肿大超出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注意肿大甲状腺的大小,是否对称,硬度如何,有无压痛,是否光滑,有无结节、震颤和血管杂音。

6.气管定位

让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颈部保持自然正中位置,医师分别将右手的食指和无名指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中指在胸骨上切迹部位置于气管正中,观察中指是否在食指和无名指的中间,如中指与食指、无名指的距离不等,则表示有气管移位,也可将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内,根据两侧间隙是否相等来判断气管有无移位。

7.肺和胸膜检查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胸廓扩张度

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四指并拢与拇指分开,分别平置于被检者胸壁下部的对称部位,感受被检者胸廓两侧呼吸动动度。正常人两侧呼吸动度相等,发生病变时可见—侧或局部胸廓扩张度减弱,而对侧或其他部位动度增强

肺下界叩诊

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采用间接叩诊法,自上而下沿肋间进行叩诊。正常成年人右肺下界在右侧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分别为第6、8、10肋间。左肺下界除在左锁骨中线上变动较大(有胃泡鼓音区)外,其余与右侧大致相同

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

叩出肺下界后,嘱被检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该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进行标记。然后让被检者恢复平静呼吸,检查者手指放回肺下界位置,再嘱被检者做深呼气并屏住呼吸,检查者再由下向上一肋间叩诊,当日叩诊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该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最高至最低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的移动范围。正常人两侧肺下界移动度为

6~8cm。

8.心脏检查

心脏瓣膜听诊区

具体位置

二尖瓣区

一般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

主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狭窄时的收缩期杂音在此区最响

主动脉瓣区第二听诊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的舒张期杂音在此区最响

肺动脉瓣区

在胸骨左缘第2第2肋间隙

三尖瓣区

在胸骨体下端近剑突偏右或偏左处

心脏叩诊

1.叩诊方法被检者取仰卧位时,检查者立于被检者右侧,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垂直(与肋间平行)。被检者取坐位时,宜保持上半身直立姿势,平稳呼吸,检查者面对被检者,左手叩诊板指一般与心缘平行(与肋骨垂直),但对消瘦者也可采取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垂直的手法。心界的确定宜采取轻(弱)叩诊法,以听到叩诊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

2.叩诊顺序先叩左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叩诊音由清变浊时翻转板指,在板指中点相应的胸壁处用标记笔作—标记。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二肋间,分别标记。然后叩右界,先沿右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诊音由清变浊时为肝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一般为第四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继续向上,分别于第三、第二肋间叩出浊音界,并标记。再标出前正中线和左锁骨中线,用直尺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垂直距离,以及左右相对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并记录。心脏叩诊时应根据被检者胖瘦程度,采取适当力度,用力要均匀,过强或过轻的叩诊均不能叩出心脏的正确大小。

9.腹部检查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肾脏叩击痛

正常时肾区无叩击痛,检查时,被检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医师将左手掌平放于患者肾区(肋脊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等力量叩击左手背部,肾区叩击痛见于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周围炎及肾结核等

墨菲征

正常胆囊不能触及。急性胆囊炎时胆襄肿大,医师将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左手拇指指腹用适度压力钩压右肋下部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此时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引起疼痛,患者因疼痛而突然屏气,这一现象称为墨菲征阳性,又称胆囊触痛征

振水音

被检者取仰卧位,医师用耳凑近被检者上腹部或将听诊器体件放于此处,然后用稍弯曲的手指以冲击触诊法连续迅速冲击其上腹部,如听到胃内液体与气体相撞击的声音,称为振水音。也可用双手左右摇晃患者上腹部以闻及振水音。正常人餐后或饮人多量液体时,上腹部可出现振水音,但若在空腹或餐后6~8小时以上仍有此音,则提示胃内有液体潴留,见于胃扩张、幽门梗阻及胃液分泌过多等

10.脊柱、四肢的检查

(1)脊椎活动度检查

让被检者做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观察脊柱的活动情况及有无变形,对脊柱外伤者或可疑骨折或关节脱位者,要避免脊柱活动,防止损伤脊髓。

前屈

后伸

左右侧弯

旋转度(一侧)

颈椎

35°~45°

35°~45°

45°

60°~80°

胸椎

30°

20°

20°

35°

腰椎

75°~90°

30°

20°~35°

30°

(2)脊柱弯曲度、脊柱压痛、脊柱叩击痛检查

脊柱弯曲度检查

脊柱前后凸

嘱被检查者取立位,侧面观察脊柱各部形态,了解有无前后凸畸形。正常人直立时,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从侧面观察,颈段稍前凸,胸段稍后凸,腰椎明显前凸,骶椎明显后凸

脊柱侧弯度

嘱被检者取立位或坐位,从后面观察脊柱有无侧弯。轻度侧弯时,检查者用食、中指或拇指沿脊椎的棘突以适当的压力由上向下划压,致使被压处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压痕,以此痕为标准,观察脊柱有无侧弯(正常人脊柱无侧弯)

脊柱压痛检查

检查有无脊柱压痛时,嘱被检者取端坐位,身体稍向前倾。医师以右手拇指从枕骨粗隆开始自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正常时每个棘突及椎旁肌肉均无压痛

脊柱叩击痛检查

检查叩击痛时,嘱被检查者取坐位,检查者可用中指或叩诊锤垂直叩击胸、腰椎棘突(颈椎位置深,一般不用此法),也可采用间接叩法,具体方法是:检查者将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头部,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位叩击左手背,了解检查者脊柱各部位有无疼痛

11.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脑膜刺激征

颈项强直

被检者去枕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左手托其枕部做被动屈颈动作,正常时下颏可贴近前胸,如下颏不能贴近前胸且检查者感到有抵抗感,被检者感颈后疼痛为阳性

凯尔尼格征

被检者去枕仰卧,一腿伸直,检查者将另一下肢先屈髋、屈膝成直角,然后抬小腿伸直其膝部,正常人膝关节可伸°以上,如小于°时就出现抵抗,且伴有疼痛及屈肌痉挛为阳性。以同样的方法再检查另一侧

布鲁津斯基征

被检者去枕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检查者左手托患者枕部,右手置于患者胸前,使颈部前屈,如两膝关节和髋关节反射性屈曲为阳性。以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

拉塞格征

被检者取仰卧位,两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压在被检者一侧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该下肢抬起,正常可抬高70°以上,如不到30°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为阳性。以同样的方法再检查另一侧

霍夫曼征

检查者用左手托住被检者腕部,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夹持被检者中指,稍向上提,使其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用拇指快速弹刮被检者中指指甲,此时,如其余四指出现轻度掌屈反应为阳性

膝反射

被检查者取坐位,小腿完全松弛下垂,或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医师在其腮窝处托起下肢,使髓、膝关节屈曲,用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之股四头肌肌腱,正常时出现小腿伸展,反射中枢在腰髓2~4节

巴宾斯基征

嘱被检者仰卧,髓、膝关节伸直,左手握其踝部,右手用叩诊锤柄部末端钝尖部,在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趾侧。正常出现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宾斯基征阴性。如出现拇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分开,称巴宾斯基征阳性

踝反射

被检查者仰卧,下肢外旋外展,髋、膝关节稍屈曲,医师左手将被检查者足部背屈成直角,右手用叩诊锤叩击跟腱。正常为腓肠肌收缩,出现足向趾面屈曲,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腹壁反射

嘱被检查者仰卧,两下肢稍屈曲,腹壁放松,医师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下(胸髓7~8节)、脐水平(胸髓9~10节)及腹股沟上(胸髓11~12节)的方向,由外向内轻划两侧腹壁皮肤(即上、中、下腹壁反射),正常人于受刺激部位出现腹肌收缩

查多克征

检查者用叩诊锤柄部末端钝尖部,在被检者外踝下方由后向前轻划至跖趾关节处止,阳性表现同巴宾斯基征

指鼻试验

医师嘱被检查者手臂外展伸直,再以食指触自己的鼻尖,由慢到快,先睁眼、后闭眼,反复进行,观察被检查者动作是否稳准

髌阵挛

被检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拇指与食指持住髌骨上缘,用力向下快速推动数次,保持一定的推力,阳性反应为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运动

踝阵挛

被检者取仰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托住腘窝,使髋、膝关节稍屈曲,右手紧贴其脚掌,突然用力将其足推向背屈,阳性表现为该足出现节律性、连续性的屈伸运动

肱二头肌反射

医师以左手托扶被检查者屈曲的肘部,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用叩诊锤叩击左手拇指指甲,正常时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肱三头肌反射

医师让检查者半屈肘关节,上臂稍外展,而后用左手托其肘部,右手用叩诊锤直接叩击尺骨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附着处,正常时肱三头肌收缩,出现前臂伸展,反射中枢为颈髓7~8节

跟-膝-胫试验

医师嘱被检查者仰卧,上抬一侧下肢,将足跟置于对侧下肢膝盖下端,再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观察被检查者动作是否稳准

好了,继续上一次的14年中医执业技能真题,这一部分是第二站真题。

:1、尺泽、地机、听宫2、脉诊3、鼻窦压痛检查4、洗手

:1、简述大陵,头维,气海的定位。2、简述并演示虚里按法。3、演示脊柱压痛的检查。4、演示心肺复苏……电除颤。

虚里即心尖搏动处,位于左乳下第四、五肋间,乳头下稍内侧,当心脏收缩时,心尖向胸壁冲击而引起的局部胸壁的向外搏动,可用手指指尖触到。虚里为诸脉之所宗。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怠,动气聚而不散,节律清晰一致,一息4~5至,是心气充盛,宗气积于胸中的正常征象。虚里按之其动微弱者为不及,是宗气内虚之征,或为饮停心包之支饮;搏动迟弱,或久病体虚而动数者,多为心阳不足;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者,是心肺气绝,属于危候

:1、攒竹,天宗,听宫。2、位置揉法。3、液波震颤检查

:1、列缺商阳后溪的位置。2、指鼻试验。3、颈椎无损伤开放气道。

:1.膈腧、血海、听宫的定位。2.诊脉的正确体位和姿势。3.浅感觉的检查方法。4.口对口呼吸的操作

:1、水沟,迎香,次髎。2、位置觉和运动觉。3、腰部滚法4普通伤口换药

:1、承山三阴交中腕定位;2、指摩法;3、阑尾压痛点及反跳痛;4、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1.秩边肩隅内关定位2.掌摩法3.脊柱损伤搬4.眼球运动检查

:1、太溪、膈输、神门定位2、穿手套3、肩部推法/拿法/滚法

:提捏进针,一指禅推拿内关,创口换药,膑阵挛

:1阴陵泉外关鱼际定位2膻中一指禅推3髌阵挛4口对鼻人工呼吸

:01听宫,天宗,曲池定位。02中极一指禅。03踝震颤。04心脏按压操作。

阳陵泉,悬钟2大鱼际滚法3腋窝淋巴结触诊4手术区消毒

肺腧、外关、合谷定位;2掌根揉法的操作;3甲状腺的检查;4屈曲肢体加压止血法

:1、太冲、下关、神庭的定位2、拇指揉法3、气管的位置4、电除颤。

:1、中指揉法2、伤口换药3、攒竹听宫天宗定位4、液波震颤

、外关、商阳、中极2、掌推法操作3、甲状腺前位触诊4、无创伤开放气道

,1太溪,定喘,太阳的定位2肝脏触诊3口对口人工呼吸4拿法动作要领

太阳,太冲的定位,普通伤口换药,膝反射,中脘指揉法;

,1中冲,内庭,印堂定位。2虚里按诊,3血压计,4橡皮管止血

:1通里,合谷肩井2屈曲加垫止血,3脉诊4右肺下界的叩诊;

、肺俞、商阳、行间穴定位2、叙述并演示舌诊的操作3、叙述并演示甲状腺(后位)触诊4、肥皂水洗手法

,1太冲,中脘。2浮滨试验。3肱二头肌。4电除颤、舒张进针法。2、五指拿法。3、肺下界活动度叩诊。4、心肺复苏的直流电除颤法

毫针进针角度拇指按法心脏左界叩诊伤口换药

毫针捻转法。2肘按法。3肝脏浊音区的叩诊。4胸外按压

:1温和灸2,肘按环跳,3脾肿大的测量,4手术区域消毒。

:定喘、照海、犊鼻定位;紧急手术的洗手;脾脏的触诊;一指禅推法推曲池

提插补泻法操作和演示,2踝反射,3肝浊音界扣诊,4普通伤口换药。翳风,孔最,外关的定位,2关元的一指禅推法,3,脱隔离衣4,眼的瞳孔对光放射

,1行针辅助刮法,2气海穴3一指禅推法,4肺部触觉语颤,无创性开放气道

:1,演示摇法,2中指揉中脘,3口对口人工呼吸,4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的检查。

:1地机、命门、涌泉定位;2颈部滚法;3墨菲氏征;4伤口换药。三阴交,外关,水沟定位。移动性浊音的叩诊,印堂一指禅推法,止血带止血法

:1曲池,攒竹,中脘定位。2肩颈部拿法。3脊椎损伤的搬运。

支沟阳陵泉中级2肥皂水刷手振水音

:1天枢,外关,神门,2浮髌试验,3紧急刷手。拇指揉神门

:1、行针辅助弹法。2、虚里的按诊。3、肱三头肌反射。4、脱隔离衣

:梁丘,外关,百会的定位,诊察小儿指纹,墨菲征,口对鼻呼吸

:1、穴位定位:大肠腧听宫公孙。2、舌诊叙述并演示。3、触诊肺呼吸运动。4、胸外心脏按压

行针手法震法肺部听诊手术区消毒诊脉患者体位

隔盐灸2肩部滚法3心脏触诊4紧急情况洗手(一定要说胡乱洗手后先带一个手套再带另一个手套,考点就是两个手套,监考老师说的)

内关,大肠俞,血海2一指禅推法3心脏听诊区4带无菌手套

,1针灸捻转泻法,2膻中一指禅,3腹部反弹痛,4脱隔离衣

针灸提插手法2中级一指禅推法,3肝经脉反流征,4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大鱼际揉法;提插补法;腹壁反射;

毫针的提插泻法,2掌根揉法,3膝反射,4普通伤口的换药

针灸辅助弹法、肱三头肌反射、按虚里、脱隔离衣。

踝反射2,脊柱骨折的搬运,3瘢痕灸,4中指揉法。:回旋灸;掌推法;心脏听诊区;肥皂水刷手法

:1关元夹脊阴陵泉,2屈曲加垫止血,3霍夫曼征

:踝反射,脊柱骨折的搬运,瘢痕灸,中指揉法

.1膻中,肾俞,犊鼻定位,2一指禅推印堂。3布鲁斯基证4电除颤

中极外观地机2肩井拿法3创面换药4凯尔尼证检查

,1小儿指纹检测,2肺上界的扣诊,3液波震颤,4戴干手套委中,地机的主治

中指按中脘听宫涌泉足三里的定位口对口呼吸跟膝径实验

关元,丰隆,命门定位,2神门指揉操作。3拉塞格征——直腿抬高试验。4胸外心脏按压

:1,演示雀啄灸。2.演示中指揉中脘。3.演示脊柱弯曲的检查。4,演示手术消毒的全过程









































专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mow.com/bjff/519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