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项不是探测器的特性CA.转换效率B.响应时间C.模数转换D.动态范围2.CT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A.模数转换器(CT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B.高压发生器C.准直器D.探测器E.存储器3.下列哪--项不是机架内成像系统的组件EA.滑环B.X线球管C.准直器D.高压发生器E.存储器4.一幅xx2字节的CT图像约需多大的储存空间BA.0.1MBB.0.5MBC.1MBD.1.5MBE.2MB5.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定义是DA.对受检者及检查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一张(幅)优良图像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B.对检查者,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少的射线剂量,获得一张(幅)优良图像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C.对受检者,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少的射线剂量,获得一张(幅)优良图像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D.对受检者及检查者,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少的射线剂量,获得一张(幅)优良图像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E.对受检者及检查者,以最少的射线剂量,获得一张(幅)优良图像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6.水模平均CT值测试,水和空气的CT值是BA.0HU、-HUB.0HU、-HUC.0HU、0HUD.-HU、0HUE.-HU、0HU7.水模平均CT值测试,水和空气CT值的正常波动范围是BA.+5HU、+3HUB.+3HU、+5HUC.0HU、0HUD.+3HU、+3HUE.+5HU、+5HU8.CT空间分辨率衰退是由于CA.扫描剂量不够B.成像系统中探测器、放大电路和模数转换器的老化C.球管焦点变大、机架内的机械结构磨损、颤动及探测器老化等D.扫描层厚过厚E.显示器老化9.下列哪项不是CT使用较高千伏值的主要原因EA.为了减少光子的吸收B.降低骨骼和软组织的对比度C.增加探测器的响应系数D.增加穿透力,使探测器能够接收到较高的光子流E.为了增加图像的对比度(千伏越高,射线穿透力越强,层次越丰富,对比度越差,所以高千伏不是为了增加图像对比度)10.下列哪项是计算像素尺寸的公式BA.像素尺寸=矩阵尺寸/扫描野B.像素尺寸=扫描野/矩阵尺寸C.像素尺寸=(矩阵尺寸+像素深度)/扫描野D.像素尺寸=扫描野/(矩阵尺寸+像素深度)E.像素尺寸=扫描野/像素深度11.关于准直宽度与层厚的描述,错误的是EA.在非螺旋和单层螺旋扫描时,层厚等于准直器宽度B.在多层螺旋扫描时,决定层厚的是所采用探测器排数的宽度C.层厚的误差与扫描所采用的方式和设备的类型(是否螺旋)无关D.由于设备的精确性原因,层厚越小,误差越大E.层厚是指CT机球管侧和受检者侧所采用准直器的宽度(准直器宽度是指CT机球管侧和受检者侧所采用准直器的宽度)12.关于螺距的描述,错误的是CA.螺距是扫描旋转架旋转一周,检查床运行的距离与射线束宽度的比值B.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零时与非螺旋CT相同.C.增加螺距使探测器接收的射线增加,并使图像质量下降(增加螺距使探测器接收X线减少,图像质量下降)D.在单层螺旋CT扫描中,床运行方向(Z轴)扫描的覆盖率或图像的纵向分辨率与螺距有关E.螺距等于0.5时,层厚数据的获取采用两周扫描架的螺旋及扫描13.与物体对比度不相关的因素是EA.物体的大小B.物体的密度C.物体的原子序数D.重建的算法和窗的设置E.射线的强度(物体对比度是相邻两个物体之间对X线德吸收差异,不包括射线的强度)14.下列哪项与螺旋CT扫描无关AA.扫描时间的延长B.检查床单向连续移动C.X线球管的负荷增加D.X线球管冷却性能必须提高E.基于滑环技术的扫描架连续旋转运动15.在滑环结构上,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正确的是DA.固定部分是X线球管、计算机和初级高压发生器;旋转部分是前端存储器、探测器系统和次级高压发生器B.固定部分是前端存储器、探测器系统和初级高压发生器;旋转部分是X线球管、计算机和次级高压发生器C.固定部分是前端存储器、计算机和次级高压发生器;旋转部分是X线球管、探测器系统和初级高压发生器D.固定部分是前端存储器、计算机和初级高压发生器;旋转部分是X线球管、探测器系统和次级高压发生器E.固定部分是前端存储器、探测器系统和次级高压发生.器;旋转部分是x线球管、计算机和初级高压发生器16.关于重建间隔的叙述,错误的是DA.被重建的相邻两层横断面之间长轴方向的距离B.采用不同的重建间隔,可确定被重建图像的层面重叠程度C.重建间隔与被重建图像质量有关D.重建间隔增大图像的质量改善E.重建间隔减小图像的质量改善17.螺旋扫描噪声与下列哪项无关CA.射线束的强度、射线的质量(能谱)B.射线束的宽度C.球管焦点的大小(与空间分辨力有关)D.矩阵大小E.采用线性内插法重建图像18.关于噪声的描述,错误的是CA.是一均匀物质扫描图像中各点之间CT值的上下波动B.是图像矩阵中像素值的标准偏差.C.剂量增加噪声增加,剂量降低噪声减少(剂量增加噪声减少,剂量减少噪声增加)D.噪声水平是指CT值总数的百分比E.剂量增加噪声减少,剂量降低噪声增加19.关于密度分辨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A.密度分辨率又称高对比度分辨率,是在高对比度情况下区分相邻最小物体的能力(称低对比度)B.密度分辨率与测量时所采用的剂量大小有关C.密度分辨率受扫描层厚、像素噪声、重建算法、光子的数量、物体大小物体的对比度和系统MTF的影响D.像素噪声是主要影响因素E.与常规影像设备比较,CT有更高的密度分辨率20.关于空间分辨率的说法,错误的是BA.空间分辨率又称高对比度分辨率,是在高对比度情况下区分相邻最小物体的能力B.空间分辨率又称低对比度分辨率,是在低对比度情况下区分相邻最小物体的能力C.通常以每厘米为单位或每毫米的线对数表示D.受CT成像的几何因素和图像重建的算法影响E.采用黑白线条体模以线对数表示,用圆孔体模测试以毫米线径数表示21.关于伪影的描述,错误的是AA.伪影是由于设备或受检者所造成的,属于被扫描物体的影像(不属于)B.可分为受检者造成的伪影和设备引起的伪影C.设备系统性能所造成的伪影是不可避免的D.环状和带状伪影是探测器通道故障E.由受检者造成的伪影多为运动伪影22.影响图像质量的几何因素,不包括CA.焦点的尺寸B.探测器孔径的大小C.光子数的多少和量子的自然起伏D.扫描层厚E.采样间距23.影响空间分辨力的因素,不包括CA.射线束的宽度B.扫描层厚.C.光子的数量D.滤波函数E.显示矩阵和重建矩阵24.关于密度分辨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A.密度分辨率主要受噪声的影响B.受光通量的影响C.重建算法可影响密度分辨率D.高分辨率重建算法改为软组织平滑的算法,则可减少噪声,使图像的密度分辨力提高E.受焦点尺寸影响25.关于薄层和超薄层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CA.薄层扫描一般指层厚3~5mmB.超薄层扫描-般指层厚1~2mmC.薄层扫描的优点是减少伪影D.薄层扫描的优点能减少部分容积效应E.扫描层厚越薄,图像的空间分辨力越高26.关于重叠扫描的描述,错误的是DA.是指扫描设置的层距小于层厚B.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C.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D.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无明显增加(重叠范围越大,患者剂量增加)E.相同范围内,重叠扫描的次数将增多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高分辨力扫描须采用1~2mm的扫描和采用高分辨力图像重建算法B.定量骨密度测定是确定有无骨质疏松的一种常用检查手段C.重叠扫描是指层距小于层厚的扫描D.目标扫描是指缩小扫描野的一种扫描方法(对兴趣区进行的扫描)E.定位扫描是正式扫描前确定扫描范围的一种扫描方法28.关于灌注成像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EA.富血管化程度决定着注射对比剂后组织早期强化的能力B.血管壁对对比剂的通透性以及细胞外液量主要影响组织后期强化C.CT机的时间分辨力越高,对比剂从血管内弥散到血管外的量就越少,密度改变受弥散因素的影响也就越小D.对比剂团注的速度越快,对比剂集中到达某一靶器官组织的浓度就越高E.灌注组织强化程度与细胞外液量无明显关系29.关于对比剂的描述,错误的是DA.对比剂分阳性和阴性两大类B.对比剂的临床使用主要与对比剂的碘浓度、渗透压和黏稠度有关C.常见的是三碘苯的衍生物,分离子型对比剂和非离子型对比剂D.非离子型对比剂属于盐类,它们是单体或双体三碘苯环结构的对比剂(不属于盐类)E.阳性对比剂多为水溶性30.关于离子型对比剂的描述,错误的是EA.离子型对比剂在水中分解成大量的阳、阴离子,故有高渗性、高离子型和弱亲水性的特点B.高渗性可以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和血容量增加C.高离子状态使其分子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可引起低钙,导致心功能紊乱D.弱亲水性增加药物的化学毒性E.离子型对比剂有许多亲水的羟基,增加了水溶性31.关于对比剂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CA.仔细询问有无过敏史B.用药前常规做过敏试验C对比剂用量的多少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无关D.注射对比剂前做好预防E.掌握对比剂用量,小儿使用应该按年龄体重计算32.关于对比剂过敏反应处理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DA.出现循环衰竭、血压下降时,给予升压药间羟胺、多巴胺B.有神经系统损害,出现抽搐、惊厥等症状时,可静脉给予地西泮10mgC.出现荨麻疹、喉及支气管痉挛时,可给予氯苯那敏(扑尔敏)10mg,肌内注射或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D.注射对比剂时,要密切注意受检者的情况,如反应重者应减缓注射(应该停止注射)E.严重者出现心脏停搏、呼吸衰竭时,采用心肺复苏33.关于CT机的准备,错误的是BA.扫描前,训练球管是起保护球管作用B.训练球管是从高千伏、高毫安到低千伏、低毫安进行多次曝光C.训练球管是使-段时间不使用的冷却球管逐渐升温,避免突然过冷、过热的情况出现D.CT值的校准,是对电器设备由于环境的变化在扫描时引起误差所作的修正E.CT值的校准又称“零点漂移校正”34.关于头颅扫描基线的叙述,正确的是BA.听眶线是外耳孔下缘与眶下缘的连线B.听眶线是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C.听眶线是外耳孔中间与眶下缘的连线D.听眦线是外耳孔与眉上缘中点的连线35.头颅扫描图像的显示,错误的是AA.当病灶与正常组织间密度相近时,可适当调节窗位并调宽窗宽B.颅脑图像密度较低可适当调低窗位C.显示颅底层面颅顶层面可适当调高窗位并增大窗宽D.在观察病灶和细微解剖结构时,可采用放大技术E.放大技术图像质量不如放大扫描得到的图像36.Willis环位于下列哪个层面上BA.第四脑室平面B.鞍上池平面C.第三脑室平面D.松果体平面E.侧脑室体部平面37.眼眶扫描哪条基线更接近于视神经走向AA.听眶线B.听眦线C.听眉线D.冠状位扫描E.听鼻线38.鼻窦冠状位扫描基线应CA.平行于鼻骨B.垂直于听眶线C.垂直于上颌窦底壁D.垂直于听眉线E.垂直于听眦线39.关于鼻咽层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A.咽鼓管开口在前,咽隐窝在后,两者间为隆突.B.咽鼓管开口在后,咽隐窝在前,两者间为隆突.C.咽鼓管开口在前,咽隐窝在后,两者间为翼内肌D.咽鼓管开口在后,咽隐窝在前,两者间为翼内肌E.咽鼓管开口在前,咽隐窝在后,两者间为翼腭窝40.成人喉位于BA.第6~7颈椎B.第4~7颈椎C.第3~5颈椎D.第2~3颈椎E.第1~4颈椎41.甲状腺扫描范围是BA.从舌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B.从舌骨下缘至主动脉弓上缘C.从甲状软骨上缘至胸锁关节上缘D.从舌骨下缘至胸锁关节上缘E.第1~5颈椎42.关于甲状腺的描述,错误的是BA.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喉的前外侧B.由左、右两叶组成C.其上极平甲状软骨中点,下极至第6气管环水平D.CT图像其密度高于周围组织E.CT图像,上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的软组织43.下列哪种CT增强方式是目前常用的BA.静脉滴注法B.静脉团注法C.动脉团注法D.静脉滴注团注法E.静脉团注滴注法44.下列哪项症状是轻度过敏反应DA.血压急剧下降、脉搏细弱B.恶心呕吐、胸闷气急C.呼吸、心脏停搏D.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E.心跳加快、血压下降45.下列哪项症状是中度过敏反应BA.血压急剧下降、脉搏细弱、皮下或黏膜下出血B.恶心呕吐、胸闷气急、心跳加快、血压下降C.呼吸、心脏停搏D.恶心、面部潮红、荨麻疹E.大小便失禁46.下列哪项症状是重度过敏反应AA.血压急剧下降、脉搏细弱、皮下或黏膜下出血、大小便失禁B.恶心呕吐、胸闷气急C.呼吸、心脏停搏D.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E.心跳加快、血压下降47.关于碘类对比剂使用的叙述,不包括EA.仔细询问有无过敏史B.用药前常规做过敏试验C.尽可能掌握对比剂用量D.注射对比剂前做好预防E.吸氧48.关于对比剂过敏反应处理的叙述,错误的EA.轻者减缓注射速度,重者立即停止注射B.对荨麻疹、喉及支气管痉挛者,给予氯苯那敏10mg,肌内注射C.有神经系统损害,出现全身抽搐者,可静脉给予地西泮10mgD.出现血压下降时,给予多巴胺E.出现恶心、面部潮红、荨麻疹等表现时,应采用心肺复苏49.与常规X线检查相比,下列哪项不是CT的优点CA.真正的断面图像B.密度分辨力高于常规X线检查C.空间分辨力高于常规X线检查D.可做定量分析E.可利用计算机做各种图像处理50.下列哪项不是CT密度分辨率高的原因DA.CT的X线束透过物体到达探测器,经过严格的准直,散射线少B.CT采用了高灵敏度、高效率的接收器C.CT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灰阶的控制D.CT扫描时间的缩短E.可根据诊断需要,随意调节适合人眼视觉的观察范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mow.com/jbby/1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