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高温台风梅雨天还没结束扬州人

问世间“晴”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昨天天气还算温柔淅淅沥沥地小雨

恰到好处的气温这让小伙伴们不禁略松了一口气可是你知道吗接下来梅雨还没走台风、高温又来砸场子了……

来看扬州气象台昨天16时发布的天气预报

看样子雨水并没有想要立即离开的意思

多省多市在抗洪暴力梅北抬为大伙抗洪救灾赢得了一些时间而这一切要归功于我国今年的1号台风“尼伯特”在尼伯特靠近后长江流域梅雨将暂停这可能是尼伯特带来的唯一好消息台风要来了!!!

中央气象局消息,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就像一个庞然大物,24小时内由热带风暴级一路飙升至超强台风级。预计,“尼伯特”将逐渐向台湾东部沿海靠近,将于7日夜间到8日凌晨登陆台湾东部沿海,登陆台湾后强度将明显减弱;之后将穿过台湾海峡向福建沿海靠近,并于8日傍晚到上半夜登陆福建沿海。预计,10号进入浙江省,11号进入江苏省,12号入黄海。

一言不合就下雨一言不合就刮台风!!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天气台风网实时显示的台风预测路径▼

台风是否会登陆还不得而知但是影响肯定是存在的扬州会出现怎样可能的情况呢?

影响梅雨

有统计表明,85%的台风对梅雨的减弱有显著影响,并很有可能终结暴力梅!那就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穿布鞋上班,骑自行车出去玩,晒个日光浴什么的了!

高温

有气象谚语说“春雾雨,夏雾热。”未来是不是意味着热起来了呢?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几天温度开始回升

今天已经正式迎来小暑节气阵阵热浪将要迎面袭来今天开始全市最高温向“3”字头出发加上高湿度“小暑大暑”的“上蒸下煮”小伙伴将闷湿个彻底

扬城自入梅以来

阴雨天气不断

闷热、潮湿等梅雨季节的特征逐渐显现

梅雨对人体健康、居家生活等方面

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此,发布君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

搜集了一些应对梅雨季节的实用信息

为扬州人准备了《梅雨季全服务手册》

各位小主值得一看哦!

健康提醒

温度高、湿度大六类“梅雨病”易高发

潮湿闷热不舒服,总感觉身上黏黏的;情绪低落,整个人感觉跟着“发霉”。在潮湿的梅雨季节中,不少市民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影响。那么哪些疾病易发?市民又该如何防范?记者医院,邀请数名专家支招。

关节炎

不要长时间呆在阴冷环境中

市一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徐琴介绍,雨天湿度、温差大,极易诱发风湿类疾病。一些本身有关节炎病史的中老年人,病情易加重,出现关节疼痛、酸痛等症状。

因此,这类病人需注意,不要将关节暴露在外面;不要长时间呆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空调时应避开风口,不要将身体对着空调口吹;出汗时应避免吹风、淋雨或在脚冷的环境下久呆。

胃肠炎

不吃隔夜、变质的食物

徐琴表示,目前气温高,食物易变质发霉。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吃了变质、隔夜的食物,或冰箱里拿出的食物未经加热,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饮食方面,她提醒,市民保持食物新鲜,冰箱里食物要经过加热再食用,不吃隔夜、时间长、变质的食物。老年人因胃肠道功能偏弱,因此,过分油腻的荤菜少吃,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夏季出汗多,还应多补充水分,喝些温开水、淡盐水,多吃水果、蔬菜。

霉菌性鼻窦炎

有挖鼻习惯易罹患真菌感染

市一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张攀分析,鼻窦霉菌感染为深部霉菌感染,有病原菌、外界环境、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等多种病因。

张攀提醒,患有手、足癣的患者,如有挖鼻习惯容易罹患真菌感染,患者需多加留意。危害方面,真菌性鼻窦炎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降低消化系统功能。还容易出现精神萎靡、记忆力差、易疲劳、食欲不振、头痛及头晕,甚至高热惊厥等。

呼吸道疾病

小儿抵抗力弱,注意合理喂养

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糜丽娟表示,梅雨季冷热变化快,湿气加重,小儿由于抵抗力弱,极易感冒,同时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也容易发作。

她提醒,黄梅天合理喂养很重要。既要保证喂养的食物的质和量足够,适合小儿的消化能力,又要避免过饥过饱或过食油腻而损伤脾胃。注意饮食卫生,如有消化不良、肠寄生虫,应及早治疗。要做好各种预防接种。

皮肤真菌感染

避免肥皂水洗、热水烫皮肤

梅雨季皮肤也容易“发霉”。空气湿度大,空气中飘浮物、污染物和致敏物多,容易附着在皮肤上,因此夏季是湿疹高发期。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梅提醒,首先要寻除病因,找寻和除去致病原因。避免搔抓、摩擦和肥皂水洗、热水烫,不要滥用不适当的外用药,防止对局部的不良刺激。养成良好习惯,不过度洗拭,尽量不穿化纤贴身内衣、皮毛制品等。

过敏性疾病

闷热天气最容易滋生螨虫

潮湿、闷热的天气最容易滋生螨虫,这是引起过敏性哮喘等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中医师蓝青说,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以及过敏性结膜炎等过敏疾病的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添衣保暖,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人群所居住的房子要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经常晒洗,可防止对尘螨过敏。

生活常识

衣服常换,注意用电,防潮常识要牢记

雨水漫进房屋和车库,屋内外潮湿……遇到以上情况该如何巧妙应对?这是大多数居民关心的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部分社区主任,不妨来听听他们的防潮秘方。

重物移居室内,保证安全

顾庄社区主任周媛表示,和往年防洪排涝措施一样,遇到大暴雨“突袭”,社区方面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即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同时,通过贴公告、喇叭呼叫等方式向居民强化安全意识。阳台上诸如花盆等重物务必移居室内,以防狂风暴雨致使物品从高空坠落,造成楼下居民的物品,甚至个人的严重损伤。

垫高电器注意用电安全

洼字街社区主任李梅表示,遇到大暴雨侵袭前,居民提早准备好垫子,将电视机、冰箱等电器垫高,并给桌脚凳椅套上塑料袋。另外,遇到狂风暴雨外加闪电打雷天气,关闭电视机等电器,并注意用电安全。

定期检查抽水泵、窨井盖等排水设施,防止出现树叶等杂物堵塞排水口的情况,不“带病工作”。

防霉指南

梅雨季节如何防霉

各类物品均有妙招

a.食物防霉

梅雨季节食物易发馊或霉变,市民每顿饭不要做太多,尽量吃当天新鲜的,不宜吃过夜的食物。医院营养科主任蒋放说,常温条件下,熟食保存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一餐没吃完的饭菜应待冷透后及时冷藏,并在食用前彻底加热。冰箱内存放食品不宜过满,生、熟食品放置应严格分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贪吃水果,吃不完的也不能在冰箱里放太久。

b.电器防霉

梅雨季节,家中的家用电器该如何防霉呢?市科协一工作人员介绍说,当雨天空气湿度大时,家用电器表面和内部器件很容易附着水分,开机时会发出“吱吱”的放电声,严重时可能致使电视机、音响出现图像和声音模糊不清等现象,甚至发生短路。

这名工作人员说,首先市民应尽量将大的家电摆放在通风的位置,此外,天气潮湿时,让家电处于待机状态也是正确的做法,因为在待机过程中,机器内部的变压器等处于工作状态的零件会散发一定的热量,有助于驱散机体内的潮气。

c.家具防霉

实木家具上如果出现水珠,可用干布蘸取专用的家具清洁剂进行擦拭,清洁剂可以在家具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水汽渗入家具内部。

市环保局一负责人说,皮质家具,最好在除尘后,在其表面抹上保养专用的保护油,这样不仅可以软化皮质,也可以防潮防霉。

对于布艺沙发和地毯,一定要定时清除其表面的灰尘,必要时要用吹风机吹一下,有助于驱散潮气。天气一放晴,就要抓紧时机将潮湿的物品放到太阳下晒一晒。

蔬菜供应

连日暴雨之下,市民“菜篮子”受影响了吗?

记者昨走访了解到,大量雨水淹没菜田,地产叶菜受渍烂根,产量下降,上市量减少,造成本地叶菜价格上涨。不过,本地菜的减产并未影响到我市蔬菜的供应,我市蔬菜供应依然充足。

昨日,市物价部门针对近日暴雨菜价进行了全面监测,结果显示,6月,我市蔬菜价格前跌后扬,特别是进入梅雨季,我市连降暴雨,造成地产叶菜价格出现快速上涨,平价店再次发挥基地优势,稳价保供。

记者昨走访了市区农贸市场及联谊蔬菜批发市场,发现由于我市大部分蔬菜依赖外调,而作为主产地的山东等地并没有受到暴雨影响,因此蔬菜供应量相对平稳,价格未现大幅上涨。相比之下,本地菜,尤其是叶类菜却出现了减产,价格出现大幅上升。

以蔬菜价格“风向标”青菜为例,上月批发价为2元/千克,目前则涨至3-4元/千克,涨幅在五成以上。

另外,记者又联系上了沙头蔬菜基地技术员何和,对方表示,扬州从上月底开始持续降雨,而扬州本地菜基本都是大棚菜,少了光照,又经历雨水浸泡,因此长势不佳,产量锐减。“等到梅雨季节过后,扬州菜价将全面上扬。”

昨日,记者在联谊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本地菜的减产并未对扬州蔬菜市场产生影响,我市蔬菜供应量依然充足。据悉,我市每天有数十万吨蔬菜进城保供应,市民不必担心。









































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白癜风有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mow.com/yyzn/72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