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6岁,双侧鼻塞年,加重2个月。
图1
图1A、B为横断面和冠状位HRCT显示左侧中鼻道软组织影(长箭),与中、下鼻甲分界欠清,上颌窦口和腔内可见软组织影(短箭)。
图1C冠状位T1WI显示中鼻道病变呈略低信号影(短箭),侵入上颌窦(长箭)。
图1D横断面T2WI显示病变呈混杂等或高信号(箭)。
图1E、F分别为横断位及冠状位增强后T1WI,显示中鼻道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短箭),上颌窦腔内呈卷曲的“脑回状”强化(长箭),上颌窦腔内未强化的为潴留液。
左侧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papilloma)易发生于老年,男性多于女性(:1),临床常表现鼻塞等症状,少数有流涕、鼻出血等症状。
大体病理上呈红色-灰色的不透明息肉状肿块,显微镜下显示肿瘤上皮内翻向下方基质内生长,而病变周围黏膜上皮常表现为鱗状上皮化生。
病变复发率较高,大约有20%的患者需要进行2次手术。部分可恶变或并发鱗癌6%~15%),而原发病变可能掩盖恶性肿瘤,及时随访非常重要。
冠状位CT显示病变部位和骨质改变最佳。T2WI及增强T1WI有助于鉴别诊断。
1.多见于中鼻道鼻腔外侧壁,沿中鼻甲长轴生长,呈分叶状,可蔓延到周围鼻窦内。
2.CT表现呈等密度,少数有高密度钙化;邻近骨质受压变形、吸收或破坏。
.MR表现可见T1WI呈等或低信号影,T2WI呈混杂等或高信号;增强后T1WI明显不均匀强化,特征性表现为病变呈卷曲的“脑回状”强化,伴发的鼻窦内潴留液不强化。
1.鼻窦息肉增强后呈线状强化或不强化,没有强化的软组织肿块。
2.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①男性青少年;②病变中心位于鼻腔后外侧的蝶腭孔,早期累及翼腭窝,可沿翼腭窝周围的孔道蔓延生长,累及范围较广;③MRI表现为特征的盐-胡椒征。
.鼻腔或鼻窦上皮性恶性肿瘤①呈浸润性生长,分界不清;②骨质呈溶骨性破坏。
CT特征性表现为中鼻道软组织影伴“脑回状”强化。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确定肿瘤范围。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转载请注明:http://www.dbmow.com/zdff/12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