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内容简要

前言

变态反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AR的患病率明显上升,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费用的负担,提高疗效,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于年2月启动了《指南》新一轮的修订工作。本文将新指南内容作一回顾。

AR流行病学

AR是耳鼻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保守估计全球的AR患者超过5亿。近年来,国内AR流行病学调查取得不少成绩,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陆地区的AR患病率为4%-38%,农村AR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其中0-14岁儿童患病率依地区不同,平均患病率约15%,不同地区及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别。AR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导致AR的患病状况出现差异。所以对其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重点是空气污染等环境变化对AR的影响)进行追踪观察和分析是必要的。

AR发病机制

Ⅰ型变态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是A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速发相反应中,变应原与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相结合,活化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导致组胺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释放,这些炎性介质可刺激鼻粘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和血管,兴奋付交感神经,导致AR症状鼻炎、打喷嚏、清水样鼻涕等症状的出现;在迟发相反应中白三烯、前列腺素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导致鼻黏膜产生Th2炎性反应,使得AR的症状(特别是鼻塞)持续存在和慢性化。这为AR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AR的治疗

AR的治疗原则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环境控制主要是指避免接触变应原和各种刺激物。AR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虽然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化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各种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变应原回避

对于经常暴露于高浓度室内变应原(尘螨、动物皮屑等)的AR患者,在环境评估之后,采取多方面避免接触尘螨和宠物。国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表明,花粉阻隔剂对尘螨过敏的常年性AR患者(包括儿童和成人)的鼻部症状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作用。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和抗水肿作用,对各种炎性疾病均有效。其中鼻内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使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鼻粘膜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而发挥治疗作用,所以鼻内糖皮质激素是AR的一线治疗药物,临床推荐使用。临床可用于轻度和中重度AR的治疗,是中重度持续性AR首选药物。对于轻度AR,按推荐剂量每天喷鼻1-2次,疗程不少于2周,对于中-重度AR,疗程不少于4周。口服糖皮质激素是AR治疗的二线药物。

2.抗组胺药

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通过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和趋化因子的活性,从而抑制炎性细胞的聚集和浸润,稳定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其他炎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第二代抗组胺药为AR治疗的一线药物,临床推荐使用。这类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长、良好的安全性及改善鼻部症状显著的特点。一般每天只需用药1次,疗程不少于2周,能有效控制轻度和大部分中-重度AR。对于花粉过敏的患者,可以进行预防性治疗。鼻用抗组胺药也是AR的一线治疗药物,疗效相当于或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一般每天用药2次,疗程不少于2周。

3.抗白三烯药

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AR的一线治疗药物,临床推荐使用。其对鼻塞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而且能有效缓解喷嚏和流涕症状。临床可用于AR伴或不伴哮喘的治疗,每天用药1次,晚上睡前口服,疗程4周以上。荟萃分析显示,孟鲁司特对AR患者的鼻、眼症状及生活治疗均有明显改善;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疗效优于任何单药应用。而且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

4.其他药物

其他药物包括肥大细胞稳定剂、减充血剂(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中药剂鼻腔冲洗剂等。

免疫治疗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为AR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推荐使用。该疗法是针对IgE介导的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对因治疗。研究证实这种治疗方法对AR具有近期和远期疗效,且有可能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预防AR发展为哮喘,减少产生新的致敏。目前临床常用的变应原免疫治疗方法有皮下注射法和舌下服法,分为剂量累加和剂量维持两个阶段,总疗程3年。

健康教育

AR目前尚无法根治,其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健康教育在AR的防治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患者本身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治疗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意识,增强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从而优化了治疗效果。

WAO提出,对变应原性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分为3个方面:首诊教育、强化教育以及家庭和看护人员的教育。让患者对疾病的病因、危害及自我预防有更全面的认识。

AR为慢性病,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需要全方位的治疗策略。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mow.com/zlcs/429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